更新时间:2024-12-11 08:45:52 浏览:100
我做地名研究有一个原则,要么有新意,要么就做一个这个地名的古今解读大全,不然,你让读者读什么呢?本文或许是两者兼而有之。
我至少读了“五车竹简”,最终梳理出了綦江得名的五大说法:一、源于綦江,二、源于綦姓,三、源于綦市,四、源于綦色,五、源于七条江。
綦江区的历史非常悠久,新石器时代,就已经有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。綦江历史上,各个朝代设置的机构太多了,土地划过去划回来,领属关系也是变过来变过去,分分合合,足以让人眼花缭乱,实非几句话能说清。本文只研究“綦江”的名称史,能不管的尽量不管,否则一篇小文什么都说不清楚。綦江一名最早出现在南宋地理总志《舆地纪胜》里:“宋绍兴二十六年,移南川镇税务于大綦市。”绍兴二十六年为1156年,“綦”字地名开始使用了。
下面来分别说说綦江得名的五大原由。
一、源于綦江;
綦江区一名源于綦江河,这是目前最为流行、也是最偷懒的说法。
“綦江”二字最早出现在元朝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当时废南平军,以南川县地设立“南平綦江长官司”,这是綦江第一次在史籍中出现。元朝至正二十三年(夏天统元年,1363年),大夏国明玉珍政府改“南平綦江长官司”为綦江县,此名一直使用到2011年。这一年綦江区出现。
綦江区源于綦江,这个说法很直接,没有弯拐,因而也不存在歧义。
二、源于綦姓;
我有一位同事,姓綦,綦江人。他说,他的祖先从山东到四川来平叛,立了功,后来就在綦江定居下来,綦江河因綦姓人而得名“綦”,这事綦江志里有记载。他说起来一脸的骄傲。
据姓氏网记载:汉朝初年,四川出现叛乱。长安巡风(抚)綦母勋的儿子綦母复周,向朝廷申请,到四川平叛。朝廷同意后,他带着十几个家丁来到四川,摸清情况后,在当地百姓的支持下,他一举歼灭了叛匪。因为平叛有功,皇上便将这綦江这块土地封给了他,从此,这块土地便姓綦。
这个故事虽然说起来绘声绘色,但是,它似乎只存在于家谱,或者流传于民间,正史中不见记载,所以綦江来源于綦姓的可能性不大。
三、源于綦市;
古代的綦市,就在今天的古南街道境内,主要在今沱湾、中山路一带。
《大清一统志》说:“綦市,今綦江县治。《舆地纪胜》:宋绍兴二十六年,移南川镇税务于大綦市。‘明统志’:綦江镇,即古人之所谓綦市。洪武初改置为县。在府城南二百里。”不管是大綦市,还是綦市,这里应该有个市场。猪市卖猪,牛市卖牛,綦市卖綦……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。綦是什么,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丝巾。我们可以设想,最初也许是专门买卖丝及丝制品市场,而后经营类别变宽,成为纺织品市场,再后来市场扩大,整个市场什么都有出售,而丝及丝制品仍然是这个大集市中的一部分。
这里出现丝与丝绸制品,应该是必然的。一、这里是汉族与少数民族居住地的结合部,四川(重庆)的丝绸产品应该是比较好的,贵州少数民族的丝绸也应该是不错的,有了产品就需要出售,市场应运而生。二、这里交通方便。《大元一统志》说:南江“至三溪口,可通舟楫,行三十里至綦市”。因为有集市,继而成为市镇,许多人住到了这里,《大明一统志》说,“綦江镇即古綦市”,当地学者证实,綦市就在古南街道境内。三、有了市场,政府便在这里设立了“税务局”收税——“移南川镇税务于大綦市。”
中国早在《诗经》时代(不晚于公元前600年),就已经出现了綦字与綦巾了。《诗》曰“缟衣綦巾,聊乐我员”,据说綦巾是少女们使用的丝巾。时间向后移动了1700年(1156年)之后,大綦市周围的百姓生产、销售綦巾,应该是可能的事情了。翻阅了几天书,真还查到了綦江、桐梓丝绸产销的情况。最让人惊讶的是,遵义、綦江一带曾是野蚕子的养育中心,影响不小:“野蚕子的养育,形成了贵州省最大的收入之一。这不仅仅是由于蚕农养蚕,而且还将自己所养蚕的蚕茧缫成丝,并且由此而获得的丝织成一种叫做府绸的丝绸。它既在当地消费,又是向遵义府输出的商品之一。……据官吏们认为,它共有2.8万户左右的人家,其人口约为15万(这种估计也可能有些太高)。它是被称为‘山丝’的野蚕丝的主要生产中心;同时还有附近的仁怀、湄潭和四川綦江,它们都是山丝的产地。”(耿升《法国里昂商会中国考察团对四川养蚕业与丝绸业的考察》)遵义丝绸物美价廉,鼎盛时期,年产六百余万匹。桐梓县用双丝织成的“桐绸”,四方有名。(何伟福《清代贵州商品经济史研究》)“山西商人甚至要到四川等地,从事生丝收购,长途贩运。川东的生丝交易中心綦江扶欢坝丝市,‘每岁二、三月,山陕之客云集,马驮舟载,本银约百万之多。(道光《綦江县志》卷十)’(《上党故事选·名山与特产故事》)扶欢距离綦市(以沱湾论)直线距离仅仅25公里,并且彼此都在綦江边,有可能是綦江的丝绸生意太好,扶欢出现了綦江的第二丝绸市场,当然也有可能是丝绸市场转移到扶欢去了。
一个綦市让半个綦江县的经济都活跃了起来,这当然是政府与百姓都高兴的事,因为綦江在綦市边,故而,这条江就取名叫綦江。
四、源于綦江的颜色
綦江区因江水颜色而得名。这一条很容易被混淆在“綦江区因綦江河而得名”里。一是綦江县名来源于綦江河,一是綦江县名来源于綦江河的颜色,这是有区别的。
明朝地理学家曹学佺写的《蜀中名胜记》,至今仍是许多人案头上的必备著作。他在此书中曾说:“綦江县,江发源夜郎,作苍帛色,故名綦。”一直没人怀疑曹学佺看的《说文》是有错误的,为什么要说“綦”是“苍帛色”,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《说文》说的是:“綥:帛,苍艾色也。”段玉裁注曰:“苍者,草色也。……苍艾色,谓苍然如艾色,是谓綥。”綦,原作綥,后来通用綦。
曹学佺说的苍色、帛色都不难理解,但“苍帛”合并为一色之后,就难以准确地把握颜色了,于是
互联网词典《汉典》将其翻译成“苍灰色”,这样就好理解了,也就是偏深一点的“银灰色”——至于说,这种颜色能不能与綦江水的颜色吻合,那是另外一回事了。
那么,什么是《说文》(我们读的版本)所说的“苍艾色”呢?你还莫说,真还有这方面的专家,他们将传统颜色制作好后放在互联网上供大家学习、欣赏,真是功德无量。我就在互联网上找到了“苍艾色”色板。《诗经》研究专家,不仅研究诗经物名、颜色,还说出了它们的用途。关于“綦”,诗经专家解读说:“綦(qí),《说文》:‘綦,帛苍艾色。’《诗》:‘缟衣綦巾,未嫁女所服。’如艾草一般青绿色的帛称之为綦。”(邸永强《诗辑训•上》)冯盈之也说:綦色“丝织品呈苍绿的像艾蒿一样的色彩。”(《成语与服饰文化》)
曹学佺说的“苍帛色”与《说文》说的“苍艾色”的区别,在于后者有“绿”的成份。
五、源于七条江
这是互联网上的一种说法,见到之时,让人眼前一亮。此说认为,有七条江注入綦江河,因而取名“七江”,后来错讹为“綦江”。然后,此文煞有介事地列出了七条江:(1)在茅坪坝以西接受青龙沟的水,(2)在陈家坝东南接收万隆山水(3)在蒙渡接受铜鼓园支流水,(4)在赶水接受洋渡河水(5)在赶水下接受藻渡河水,(6)在三江场附近接受蒲河水,(7)在白渡场下接受清溪河水。
查阅资料后发现,共有31条江注入綦江河——这个可能还限定了流量的,多大的流量可以叫作河,而不是小溪、水沟——其中流域面积20-100平方千米的支流7条,建立此说的人,或许就看到过这段话,从而引发联想。我认为,古人是不可能筛选出这七条河流的,因为他们根本无法知道流量与流域面积。再说了,这种说法缺乏文献支撑,仅是一家之言,所以不可信。
最后我认为:綦江之名源于綦市。我最初是把赞成票投给曹学佺的,我觉得綦色与江的颜色太相似了,然而,我又觉得命名不是几个文人的事,你得百姓认可,政府官员认可,由此想来,我就改变主意了,同意綦江县名源于綦市。一个綦市可以养活蚕农、然后是缫丝的、织绸的、买卖丝绸的、还有运输的……政府也得到了税金,所以綦市才是綦江得名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