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常识

端阳是什么意思(端午知多少)

更新时间:2024-12-03 08:26:56  浏览:100

农历五月五日何以叫做“端阳”?

西晋的《风土记》上说:“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,俗重此日也,与夏至同。”那么,“端”“午”二字与五月五日有何挂钩呢?东汉学者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:“端,物初生之题也”,也就是说,“端”为初之意,“初五”也即“端五”。古人是以天干地支纪年、纪月、纪日、纪时的,按十二地支顺序推算,“五日”即“午日”,所以“端五”又叫“端午”,而午日又为“阳辰”,所以端午也称为“端阳”。这一说法是有依据的,古书《岁时广记》云:“京师市尘人,以五月初一为端一,初二为端二,数以至五谓之端五。”由此而知,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。因此,五(午)月的第一个午日,谓之端午。

“端午”一节为谁而设?

纪念屈原说

传说屈原死后,楚国百姓哀痛异常,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。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、鸡蛋等食物,“扑通、扑通”地丢进江里,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,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。人们见后纷纷仿效。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,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,以免伤害屈大夫。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,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,外缠彩丝,发展成棕子。

以后,在每年的五月初五,就有了龙舟竞渡、吃粽子、喝雄黄酒的风俗,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。

纪念伍子胥说

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,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,是纪念春秋时期(公元前770-前476年)的伍子胥。伍子胥名员,楚国人,父兄均为楚王所杀,后来子胥弃暗投明,奔向吴国,助吴伐楚,五战而入楚都郢城。当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墓鞭尸三百,以报杀父兄之仇。吴王阖闾死后,其子夫差继位,吴军士气高昂,百战百胜,越国大败,越王勾践请和,夫差许之。子胥建议,应彻底消灭越国,夫差不听,吴国大宰,受越国贿赂,谗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赐子胥宝剑,子胥以此死,后夫差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,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。

就全国而言,为什么端午节一般都不提纪念伍子胥?不知是谁写了这样一首诗,较为合理的解释了这一原因。

如果分明受委屈,爱国依旧是刚需。

恩仇快意千年后,谁复当哭为子胥?

意思是说,你伍子胥的确被冤枉了,但是爱国仍该是你基本的信念,是最不应该丢失的。虽然你因为报了私仇而逞了心中之快,但是,千年之后,有谁会为你而哀哭呢?

这一反问的确令人深思,对伍子胥而言,尽管楚国对其有生之恩,养之情,然而楚平王无故杀其父兄,他就一定要覆楚、鞭尸以报;尽管吴国曾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家,然而吴王逼他自尽,他就一定要留下来看到越寇灭吴的预言实现。他个人的"日暮途远""倒行逆施",展现了一个人为报私仇而对抗的极限,决心要做的事做到了,带有三分私愤的预言也应验了,却注定会让所有之后居庙堂之高的统治者颤栗不已,不愿提起。

纪念孝女曹娥说

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,是为纪念东汉(公元23-220年)孝女曹娥救父投江。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,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,昼夜沿江号哭。过了十七天,在五月五日也投江,五日后抱出父尸。就此传为神话,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,令度尚为之立碑,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。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孝女曹娥之日。

端阳习俗有多少?

端阳习俗与季节、农时和农作需要等因素有关,同时附着了许多人文因素。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区的不同,又会加入许多因地而生的风土人情。形式各异的习俗让这一传统节日有着强劲的生命力,纵时移事易,也传流不断。

吃粽子

端午节吃粽子估计是现在人们喜欢端午节的重要原因。粽子又叫“角黍”“筒粽”,不同的地区名字不同,样式也是千奇百怪,但是千百年来农历五月初五,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。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,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以前就有关于粽子的记载,用菰叶(茭白叶)包黍米成牛角状,称“角黍”;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,称“筒粽”。东汉末年,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,因水中含碱,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,煮熟,成为碱水粽。

赛龙舟

赛龙舟,是把船装扮成龙的模样,多人集体在水上划桨竞赛。作为一项体育活动,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,因为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,做竞渡游戏,以娱神与乐人,是祭仪中半宗教性、半娱乐性的节目,慢慢地,时间给赛龙舟付予了不同的寓意。至于这一活动与纪念屈原联系,或许是人们崇敬屈原之情的因势赋予。如今龙舟比赛逐渐被大众所接受,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。

喝雄黄酒

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,发现饮雄黄酒能杀百毒。端午后,天气炎热,毒气上升,虫蛇活跃,疫病萌发。端午节这天,人们把雄黄倒入酒中饮用,并把雄黄酒涂在小孩儿的耳、鼻、额头、手、足等处,以此趋避虫蛇,远离病疫。特别是会在额头上画个“王”字,希望如此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。

挂艾草、菖蒲、紫苏等药草

在家中挂上艾草、菖蒲之类的药草,寄托的是消灾祈福的良好愿望,因为这类草药能够驱蚊虫、避瘟疫,以求合家平安幸福。

佩香包

姑娘们用布或斑竹笋壳包裹香味浓郁的花草,制成各式外形漂亮的香包,佩戴在身上,以此让自己香气四溢,一则增添喜气,二则增添自身吸引力,引得年轻小伙子的关注,为寻得情郎而提升个性。

打“阳伞”

端阳节这天,已经订婚或新婚夫妇要走“老丈屋”,给岳父母送节。就这一点而言,其实是传统的尊敬长辈美好习俗的传承,其内涵很丰富,一则向女方父母表示:小两口很恩爱,请二老不要担心我们;二则女儿虽已离家,但是养育之恩未敢忘,小夫妻会尽心尽力“报得三春晖”。而岳父母自然要表达对小夫妻幸福恩爱的祝福,怎样表示呢?已经是夏季,天气热了,那就送你们一把伞吧,刚刚建立新家,要为生活奔波,风里来,雨里去,手里一把伞,可遮太阳,可避风雨。这当中,既有对小夫妻心疼怜惜之情,也有鼓励艰苦创业的心意。

悠悠端午古韵长

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节日,不仅流传民间千百年,文人墨客也为之留下许多美好的诗篇。在这一天热闹非凡的气氛中,静下心来,或对着波光粼粼的江水,或信步花草溢香的小道,默诵一首两首古人的诗词,心中又会别有一番滋味。

《端午日赐衣》

杜甫

宫衣亦有名,端午被恩荣。

细葛含风软,香罗叠雪轻。

自天题处湿,当暑著来清。

意内称长短,终身荷圣情。

这是杜甫48岁那年,在左拾遗(掌供奉讽谏的小官)的任上,接受皇帝赏赐的宫衣,心中喜悦而写下这首诗。“有名”“被恩荣”,言其得到皇上名贵的赏赐,掩抑不着内心的欣喜。仔细端详,所赐香罗衣是“细葛”纺成,柔软得风一吹就飘起,洁白的颜色宛如新雪。更让人有面子的是,这东西来自皇天,恰似接收雨露滋润,这赏赐来得正是时候啊,眼看酷暑来临,穿上它清凉无比。这宫衣的长短还真称心合意,看来我“终身”一世承载着皇上的盛情。

唐朝时,在每年的端午节,皇帝都要赏赐臣子宫衣。这首诗主要反映古代的礼俗,以及在宫廷礼仪中所寄托的臣子忠君爱国的意蕴。

少年游·端午赠黄守徐君猷

苏轼

银塘朱槛麹尘波,圆绿卷新荷。兰条荐浴,菖花酿酒,天气尚清和。

好将沉醉酬佳节,十分酒、一分歌。狱草烟深,讼庭人悄,无吝宴游过。

宋神宗元丰四年(1081年)五月,是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二个端午节。此时,苏轼心情稍为平静,与徐君猷(苏轼贬官黄州时的好友)同赏五月的风光,饮酒开怀,作该词以答谢之。

上片,写黄州端午节一派清新升平气象。“银塘朱槛麹尘波,圆绿卷新荷”,描绘宜人的美景。由“银”“朱”“麹尘”,“新荷”等意象组缀成端阳节百色争妍的风景图。“兰条荐浴,菖花酿酒”,笔锋一转,由写大自然进入到写民俗生活:绿兰枝浸水而浴,绿菖蒲酿酒而饮。整个生活,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,身心愉快。“天气尚清和”概括了整个生活环境的感受,一切都是清新的、和好的、升平的。

下片,写苏轼与徐君猷一起欢度端午节日。“好将沉醉酬佳节,十分酒,一分歌”,将酬节“沉醉”,伴之以“歌”,将欢欣谐趣的两位官员描绘得十分传神。“狱草烟深,讼庭人悄,无吝宴游过”,是苏轼承上升平景象而吐出的酒后真言:太守治州有方,无人犯罪,遗爱人世,百姓安居,可以称之为“道不拾遗,夜不闭户”的清泰政治。

全词,名为写端午酬节风俗,欣赏五月自然风光,实是借题发挥,歌颂徐君猷的善施政德,使民安乐的功绩,表露苏轼自己的忠君爱国忧民的愿望。

《临江仙·高咏楚词酬午日》

南宋词人陈与义

高咏楚词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榴花不似舞裙红。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

万事一身伤老矣,戎葵凝笑墙东。酒杯深浅去年同。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

“高咏楚词酬午日,天涯节序匆匆。”古代的天涯是离京城较远的边地。诗人是在这个远离京城的地方,过的端午节。过节的方式是郑重朗读屈原的楚辞,

“榴花不是舞裙红,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”楚辞自带音韵,而古代的人在吟诵的过程中,往往会为音韵节奏所感染,自发的在诗词的节奏中生出肢体的舞蹈。何况楚辞的魅力就是风云之舞。诗人边诵读楚辞起舞,边有遗憾。在他看来,这瑰丽的诗章,是应该配上红色的舞裙,才能表达那里面的激烈与跌宕。可是尽管院子里石榴红似火,究竟不像石榴红裙那么灵动。那么这个穿着石榴裙,能够配合他朗读歌舞的女子,已经不在了。所以他说,他读完之后,只剩下一庭院的风吹石榴花。

他到底感觉孤独。那个女子是谁?又如此的伤感?金兵在1123年8月到12月攻打北宋,12月15日攻破汴京,俘虏宋徽宗宋钦宗,一夜之间,繁华为外力残暴的洗劫。这是整个大宋臣民痛和耻辱。此时的陈与义37岁,在河南陈留,自己在北方的家园已经在敌国的铁蹄下。作为北宋的一名官员,他仓促南奔,逃避兵乱,花了四年才抵达南宋的首都绍兴。39岁流落在湖南时候写下这首词。这年端午,一个人以这样的方式祭奠屈原,是因为千百年来屈原同有此境此悲。眼前湘江水涨,故国千里却是别人的土地,内心如何不感慨。

正因为身有屈原之遭遇,心有屈原的悲痛,自然发出“万事一身伤老矣”的长叹,人老了,一切欢娱都已成往事。长叹之中,既有家国离乱之痛,也有个人身世之苦。诗人想将这满腔的惆怅对着墙边的葵花倾述,而“戎葵”似乎不解人意,只是独自“凝笑”。那么,诗人为什么特意要寄情葵花呢?始终向着太阳是葵的特征,以此作喻,其实是自己始终如一的爱国情怀的流露。诗人也想借酒消愁,当端起酒杯,发现“酒杯深浅”跟去年一样,但遗憾的是,时过境迁,内心已非昨日。足见出“万事一身伤老矣”的慨叹之深。情绪的激荡,促使词人对屈原的深情怀念,“试浇桥下水,今夕到湘中。”对着桥下的流水,以酒祭奠高风亮节的屈原,并且笃信这杯中之酒肯定会流到融进湘江,流到汨罗江。如此,将这强烈的怀旧心情和爱国情感,付托于这“试浇”的祭奠之举,付托于潺潺的桥下流水。

端阳与春节、清明、中秋一样,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节日。从五彩缤纷的活动中,从古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篇中,能看到龙的传人屹立东方的雄姿,能听到中华民族热血的澎湃,能感受到五千年文明恒久的强大穿透力。


相关推荐